●于三
去年4月中旬,六师芳草湖农场阳光明媚,大地被太阳照得暖烘烘的。在春风的呼唤中,一夜间,小草儿从地里钻了出来,树叶的嫩芽儿从枯黄的树枝上冒了出来,土黄色的大地渐渐地变成了淡绿色,有了生机。
职工群众趁着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赶紧播种。春风是热烈的,不停地唤醒着万物,也扬起了地里的尘土。
阳光温暖着大地,也曝晒着农场汉子们的脸,男人们顾不上尘土和曝晒,只顾趁着好天气快点将种子播进地里,这可是一年的希望。
地膜技术就是好,地膜技术呱呱叫!地膜覆盖着田地里的种子,种子就像在一个简单的温室里,没几日就破土而出,露出了嫩绿的芽。
一棵、两棵、三棵,一天、两天、三天,出土的棉苗越来越多,逐渐显出了笔直的苗行。
农场人笑了。
天气预报说沿天山一带和局部地区有小到中量的降雪。农场离降雪的地区不远不近。农场人开始整天谈论着倒春寒。
农场人好揪心。
不得不佩服现在的科技水平,天气预报倒春寒的日子到了,天就阴了。农场的上空密布着厚重的云,阴沉的天贼冷。脱了秋衣秋裤的农场人,又翻出秋衣秋裤套在身上。“啥鬼天气!”农场职工怨着天。
倒春寒如约而至。
起风了,虽是春风,只是没有前几日的温暖,吹在身上给人寒冷的感觉。阴冷的春风中,农场职工除了叮嘱孩子穿好秋衣秋裤,就是关心地里的棉苗。有职工异想天开要是能给棉苗穿上秋衣秋裤多好!看着比自家孩子还小、还娇嫩的棉苗,万一来一场霜冻,不敢想下去了。
沿天山一带和局部地区开始下雪,农场的天气更加阴冷,农场人的心揪到了嗓子眼,气温还在下降,农场人心里开始给美好希望打起了折扣。
城里人追逐着去局部地区欣赏春雪,咏叹着落在山草和野花上的雪。
急剧下降的气温已经让农场大田地里的棉苗停止了生长,一棵棵棉苗的叶子已经不再舒展油绿,蜷缩着,就像寒风中将头缩进脖子里,一排排站在墙角期待着阳光的老人一般。
冷风中,连队的地头,几个裹着棉衣的汉子蹲在地上,愁眉紧皱地扒拉着棉苗,继续谈论着倒春寒。天气预报说这次倒春寒时间比较长,有人就掰着手指头算着倒春寒结束的日子,祈祷着倒春寒早点过去。
蹲在地上的汉子说起了2004年的那场倒春寒。好像也是这会,棉苗也有这么高了,天气预报说倒春寒会形成霜冻,农场一声令下,全场职工齐动员,用手推车、毛驴车、小四轮各种车辆往地头拉运柴草和牛羊粪。那一夜,全农场职工都没睡,都在地头等待点火造烟的命令。
凌晨5时,农场的上空霜冻形成,一声令下,守在地头的职工立即点燃准备好的柴草和牛羊粪,几十万亩的农田被一层烟雾笼罩,就像给土地盖上了一床厚厚的棉被。当曙光划破了黑色的夜空,烟雾也已散去,大地显现在人们的眼里,田地里的棉苗生机依旧。
蹲在地头的几个汉子还在七嘴八舌地继续谈论着这场倒春寒。
“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先进,农场咋不想想办法,万一霜冻来了咋办呀!”
“或许就是因为科学技术先进了,所以农场才不用想办法!”
大家觉得后面这句话挺有道理。汉子们也觉得饿了,就起身开车回家吃饭了。又过了两天,倒春寒结束了,最终没有形成霜冻,也没有对农场的棉苗造成太大的影响。
农场气温快速回升,地里的棉苗又舒展开身躯,颜色变得油绿油绿的,微风中宛如一个个风度翩翩的少年挺立在田地里。